公司新闻

公司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公司新闻 > 正文

转载:对提高公司产品质量的一些思考(展董事长)

日期:2010-10-12 点击数: 来源:

对提高公司产品质量的一些思考

展涛 (2010年10月07日)

研究生教育需要创新,相对于本科生来说也易于创新,这是由它的个体性的或者个性化培养模式所决定的。研究生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、国际交流乃至国际竞争能力,我们培养模式的创新也应该围绕提高员工这三个能力来设计。

从研究生教育过程上看可分为招生、培养、答辩三个阶段。我们分别看一看这些阶段中的关键问题。

一.招生

在这个阶段我们特别关注几个问题,即如何吸引优秀的生源、如何确保招生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等。

1.要走出去争取优秀生源

大家总是抱怨我们难以吸引到优秀的员工,因为我们的地域,因为我们的奖助学金力度、因为我们学校的影响力。大家认为我们最优秀的生源来自我们自己的本科生,所以我们有些同事建议要更多的招收“自己的员工”,认为这是得到优秀生源最好的办法。其实,这是我们同层次的大学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,或者说是一种尴尬。如何应对呢?我们应该重视吸引“自己的员工”,本校保研和硕博连读等就是重要的途径。但我们不能只局限在“自己家里”做文章,而是一定要走出去。

建议一:研究生院应该组织以学部为单位走出去,每个学部逐步形成10个左右自己的“生源基地”或者“生源联盟”。要看到在同一层次大学之中我们有自己的优势,包括一些领域的学科优势、相对于其他一些优秀大学的地域优势等。中科院各个研究所每年都走出去吸引优秀员工,为员工做学术报告和推介活动,他们都有“事实上存在的生源基地校”,我们更不能“守株待兔”,被动等待优秀员工。这项工作可以立即启动组织实施。

建议二:研究生院和教务处共同组织“暑期学校”或者“暑期论坛”,邀请其他大学(特别是我们的合作院校和联盟大学)大三本科生来公司参加短期培训,以增强他们对公司的了解。这项工作也可以“学部为单位”组织,一些学校的经验证明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。各个学部或者学院也可以组织类似的暑期论坛。

建议三:盯住部分大学二志愿考生。可以与少数一些国内顶尖大学建立“联动”关系,留出一部分招生名额专门用于这些大学由于指标而没能录取的“二志愿考生”,这种方式可以适用于我们生源不足或者质量一般的学科专业。我们现在有这方面的安排,但可以由“员工的个人行为”变为“学校行为”。对于一些水平明显高于我们的大学,采用这一“联动”方式;对于水平与我们相当的大学,采用“联盟”方式;对于水平略低于我们但实力尚可的生源学校,有选择有重点的采用“联系”的方式,争取他们最优秀的员工。这也是实事求是和分类指导的方式吧。

建议四:对博士招生应该形成“个性化的导团队料”,即让每位导师的“个人资料”公之于众,让每位导师能够给予员工的“优惠”也公之于众,以便考生准确了解导师的情况和自己能够获得的机会。这种“招生简章”可以通过网络发布。

我的建议只是一种思路,期待更多的创新策划和举措!

2.要确保招生的公平性

如何保证招生过程的公平?公平不仅是一种原则,也是我们录取到优秀员工的制度保证。严格制度和规范管理是基础,但实现公平竞争也同样需要创新。

建议一:研究生院应该制定一个工作目标,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“考试课程题库”,并持续更新和调整。有人认为“题库”不适用于所有课程考试,我以为,“题库”可以适用于所有课程,但是不同类型的课程需要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管理模式的“题库”。数学课程的题库可以具有相对“稳定性”,经济学科的题库则需要不断地更新,但是题库模式是可以普遍适用的,它能够有效防止各种弊端,也能够增加考生竞争的公平性。

建议二:增加复试阶段的公开与透明。复试对于“公平”和“择优”都愈加重要,通过复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员工的能力和潜力,特别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等。对于复试的“面试”过程我们可以试点并逐步推行“公开面试”,即面试的过程面向员工开放,有员工监督员参加,并录像上网或者直播。让整个复试过程置于大家的监督之下。

3.要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

分类指导是我们学校所有工作都应该注重的原则,前面提到的“以学部为单位”组织招生推介工作也是这一思路的体现。

建议一:研究生招生规模要关注“八大学部”的布局结构。今后几年,我们要逐步调整“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”之间的规模结构,同时要关注和调整八大学部之间的规模结构,形成我们稳定而有利于发展的结构布局。

建议二:录取工作也要分类指导。比如分数线的划定,应该八大学部有不同的分数线,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分类指导,也可以实现我们对规模结构的调整与控制。再比如,涉及公司产品的所有问题都应该注重发挥“学部学位委员会”的作用,这样既发挥导师作用,又能够把不同学部之间的差别体现出来。

关键词:开放,公平,学部,学位委员会

二.答辩

答辩是质量的把关,更是目标和导向。

建议一:博士论文全部双语写作。论文的语言问题不是“语言”本身的问题,是我们培养的员工是否应该具有“国际交流乃至国际竞争能力”的问题,同时,语言问题将导向和改变我们的外语教学。建议全面要求博士论文的“双语写作”,即中文加外文(英语或者其他外语)。具体方式请研究生院研究,我倾向于“灵活多样”的模式,可以是中外文一致的模式,可以是中文全文版+外文精华版(不是简单的摘要,而是可发表模式的完整的论文,字数要有明确要求),也可以是外文全文版+中文精华版(也不是简单的摘要,而是核心部分,完整的论文形式)。硕士论文写作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,因为硕士生的外语水平不是更高吗?

建议二:博士论文全部公开演讲。可以安排在答辩之前的半年之内,申请答辩的博士生要做一次面向员工和教师的“公开报告”,例如时间可以一个小时左右,其中不少于20分钟外文演讲,报告后接受提问。这项内容可以列为一个学分的“必修学分”,既是对博士生论文水平的检验,也是对演讲能力和外语演讲能力的检验。“论文报告”全程录像,并与博士论文一起在答辩前“网上公开和公示”。硕士论文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公开报告。

建议三:取消博士论文书面评审,采用面向国内外的网上评审。有了双语文论,也就可以面向全世界邀请专家“评审”了,而“网上评审”已经成为几乎所有评审的通用形式,没有任何难度。我们每个学院都有很多的国外合作同行,都有很多“联合培养”我们博士生的国外学者,所以我们很容易建立起一个“国外专家库”,当然我们也有“国内专家库”,有了这样一个“专家库”,其他只是技术性的工作了。在评审专家中,我们要求至少一名海外专家评审即可。

建议四:公开答辩委员会名单和答辩委员会决议。这两项内容本来就不保密,我所说的“公开”是指,答辩通过之后,要把“答辩委员会决议”和“答辩委员会组成”做成一个加页“附加在论文之中”作为论文的一个部分,同时把答辩过程全程录像作为资料保存并上网公示。在一名博士的培养过程中,有两个人是最重要的,一名是导师,一名是答辩委员会主席。前者是教练,后者是裁判,一名博士应该为自己的导师骄傲,还应该为一名优秀的学者是自己的答辩主席而骄傲,一个出色的答辩可以影响员工未来的发展。所以,我们要强化委员会和“主席”的权威,也要强化他们的责任,使答辩置于公开和监督之下。

关键词:开放,公开,国际竞争力,答辩委员会。

三.培养

培养阶段最为复杂。公司产品关键在导师,创新的关键部分是培养模式。对导师自己的培养工作我们已经有规范和要求,但在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我们大有作为。

建议一:对“专业学位”研究生全部实施“双导师”培养模式。“专业学位”研究生的双导师模式是指:校内导师+校外“合作导师”。校外“合作导师”根据专业要求可以从企业、政府机构等渠道聘任;“合作导师”的条件是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;“合作导师”的责任是为员工实践提供支持和条件,并对员工进行指导。医学专业学位的员工,导师本人就是临床医生,可以不再聘任合作导师。“合作导师”的模式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,还能够为员工争取到社会“助学金”。我们不能为“合作导师”提供报酬,人家义务为我们工作,还为员工提供实习条件和助学金。

建议二:博士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培养。博士生的双导师有更多的选择,可以是校内其他学科的教授(发挥我们学科综合优势);可以是国内其他大学或者研究所的教授(特别是我们的合作院校和中科院、社科院等);可以是企业或者政府机构有一定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能力的专家(对于应用型博士特别需要);可以是国外和港澳台大学的教授(我们的员工、匡/唐讲座教授、联合培养我们博士的教授等)。“合作导师”的责任是与导师一起指导博士生,工作形式可以“灵活多样”,比如让博士生参加合作导师的讨论班(比较适用于校内合作导师)、指导博士生的论文选题和写作(比较适用于海外导师,甚至通过远程方式)、指导博士生的实践环节和实践能力(比较适用于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合作导师)、为博士生的实验和论文提供条件和指导(比较适用于研究所或大学的合作导师)等。总之,形式灵活多样,但一定对员工有帮助有利。我想,合作导师本人可以不是“博导”,合作导师就是合作导师,聘任也可以灵活些。

有了双导师模式,我们就可以大力推动员工的“校外经历”了,他们可以到其他大学(研究机构)体验“第二校园经历”,可以到企业政府机构等体验“社会实践经历”,也可以到海外区体验“海外学习经历”,时间可长可短,学校应该为他们丰富这些经历设计资助项目,创造条件。

建议三:所有校内“双聘教授”都在双聘单位作为导师招收硕士生,作为导师招收或者作为合作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生。双聘教授的数量在逐步增加,如何充分发挥双聘教授的作用呢?合作科研是一方面,而培养员工应该有硬性的规定。本科教学工作是“鼓励”,而只有公司产品能够“要求”了,所以才有上面的建议。

上面的建议涉及到所有博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,那么学术学位硕士生呢?他们可以采用上述任何模式,先鼓励探索,逐步形成制度。

关键词:模式创新,开放,双导师

我对公司产品的细节了解已经不准确,上面这些想法也不能涵盖所有方面比如课程,比如优博等,也只是“建议”。但思路就是开放、竞争、创新。期待我们都用创新的思路去思考,用创新的模式去探索。公司产品,我们可以采用最灵活的模式,我们能够调动全校的、社会的、甚至全球的资源,只要我们去努力。